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初级会计最好的章节是哪个

2023-05-15 09:03 会计问答

初级会计最好的章节是哪个,考生们应该都知道,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分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如果是想要顺利通过考试的话,那么在备考阶段就需要注意结合学习。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共有两个科目,分别是《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为7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初级会计职称各科目学习特点

《初级会计实务》主要是考查文字记忆性内容和计算性内容,相对经济法来说难度偏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是学习《经济法基础》的奠基科目。

《经济法基础》相对而言没有实务难,考点基础性强,多是需要考生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考生需要关注每年教材变化内容,这部分往往是考试重难点。

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大纲已公布,

初级会计考试共有2门考试科目,分别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

其中,初级会计实务教材,相对而言变化是比较大的:

初级会计实务教材第二章会计基础大纲变动,第一节增加了收入确认条件的说明,第三节增加了电子形式的外来原始凭证审核。

第五节增加了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账务处理基本要求相关内容,修改了第五节对账务处理的要求相关内容,第五节增加了第五节对系统处理的更大审核的内容。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与2020年相比,考试大纲整体框架改变,在细节上做了大量删减,2020年的大纲要求的是对相关内容的综合考查。

那么考生对于教材的重视程度怎么样呢?

相信大家都听过“大半会”,这其中的道理大家一定不能偷懒。

还有一种文章主要是针对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而言的。

如果你希望能够抓住2020年的初级会计考试大纲,并且对其变化内容与2020年的变化内容做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考量,那么你可以着手准备22年的初级考试。

二、对比新旧教材变化法

在初级会计考试中,不定项选择题的难度和深度都比较大,因此需要考生进行全面复习,不能轻易放弃。

比如《初级会计实务》这一科目,根据往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不定项选择题的评分标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是陷阱,同学们要注意,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样才能稳拿基础知识。

经济法基础的学习可以采用“交叉”的学习方式。

考生学习之前,可以先将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科目进行知识的衔接,将知识点先于量化到一起,提升学习效率。

而一旦将知识点理解透彻,学习起来就会相对容易些。

三、复习资料要选好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很重要,而且选好辅导书也是备考过程的重中之重。

小编建议大家选取一本好的辅导书,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质量。

2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复习技巧

  1. 重视教材

教材是初级会计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基本上包含了考试的命题范围及答题标准,近年来初级会计考试考查方式灵活,考点覆盖密集,若脱离了教材的约束,备考起来可能漫无目的,难以入手,许多细小知识点难以覆盖,想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更是难上加难。

  1. 选择题

初级会计考试的题目以教材为中心,围绕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出题,考生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理解,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任何一个变动都可以忽视。

要把题目做到真正的理解,让自己懂得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不懂的,什么是不懂的,什么是不懂的,杜绝了错误,这是大忌。

  1. 做题要仔细

客观题是考试的重要环节,而主观题考查单一题,相对较难,题型变化也不大。

目前2018年初级会计考试大纲及教材内容暂未公布,现阶段考生可以先根据2017年初级会计考试大纲进行学习,等到新教材下发后再进行查漏补缺,全面的梳理、掌握知识点。

2初级会计考试的复习方法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是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设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两个科目。

初级资格《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为1.5小时,两个科目连续考试,分别计算考试成绩。

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根据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的《关于2020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获悉,202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条件如下:

一、报名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4)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