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初级会计实务资产

2023-04-26 08:52 会计问答

初级会计实务资产1、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主要有:1、流动性资产的流入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2、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3、资产应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 资产的特征是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也是资产负债表的首要特征。

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要素同时发生减值。

虽然资产减值涉及到会计利润,但是并不代表资产价值下降,所以资产减值准备只是一项资产权责发生制。

  1. 我国资产减值的现值测试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指通过对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算为基础,根据资产的一般属性及使用情况,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资产应当具备的条件。

我国资产减值初步测算采用的是“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损失》规定:

(1)资产组:在应用中需要考虑行业因素、资产组的规模,以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

例如,存货的种类、状态、所属行业、战略目标和企业运作模式等,以NPV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

(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实质上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后必须偿还的经济债务,其偿还期或具体金额在它们发生或成立之时就已由合同、法规所规定与制约,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

所有者权益

解释:就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收入

解释: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因此,收入是会计活动带来的结果。

费用

解释: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费用可以看做收入的减项,也可以说是损失的减项。

利润

解释: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

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滑了。

常见的费用成本包括工资、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折旧等。

会计科目里的费用类科目有哪些:

费用类账户包括在会计实务中两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1. 成本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对成本费用和支出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和研发支出。

  1. 损益类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费用类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损益类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费用类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费用类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费用必须是日常费用,必须将其中的发生额剔除后再进行账务处理,从而使利润表中的项目成为业务发生的基础。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可以反映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的构成因素,从而能够全面、清晰、揭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的流动性、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

同时,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可以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以便通过分析、比较、分析,有效地管理、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 利润表的作用:能够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即利润或亏损的实现情况,表明企业运用所拥有的资产的获利能力。

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企业今后的利润增长趋势,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

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企业今后的盈利能力。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