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会计问答 >
- 1. 初级会计中资产折旧怎么算,初级会计如何算资产折旧
- 2. 使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
- 3.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 4.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 5.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 6. 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 7.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 8. 年限平均法
- 9. 年折旧率=(1―年初)/12月折旧率
- 10.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 11.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 13.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 14. 年折旧率
- 15. 年折旧率=(1―年初)×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
- 16.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 17.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 18. 特点:按照计提折旧的范围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
- 19. 以平均年限折旧率的计算公式为:
- 2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 21.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22. 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率=(固定资产净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 23.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 24.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 25.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 26. 年数总和法
- 27. 2固定资产折旧
- 28. 固定资产折旧:
- 29. 固定资产折旧:
初级会计中资产折旧怎么算,初级会计如何算资产折旧
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与预计净残值孰低法,它是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旧的方法。
使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 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净值÷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四、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年初)/12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价值的账面价值,包括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外购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包括购进固定资产时实际支付的买价以及用于安装和进行安装的设备的原价。
四、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年初)×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特点:按照计提折旧的范围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
- 平均年限折旧法
以平均年限折旧率的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双倍余额递减法
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率=(固定资产净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三、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特别行政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特指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是固定资产折旧。
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是固定资产折旧。
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是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于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因素较小、确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需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但估计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在盘点清查过程中所发现的短缺。
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本期发生的次品以固定资产的成本入账,而我们发现的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低于其账面价值的,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将其账面价值减去可收回金额,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相当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固定资产的减值科目,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既然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 上一篇:初级会计中资产折旧
- 下一篇:初级会计中资产折旧计算
- 03-24全国初级会计考试最高分
- 07-10怎样备考初级会计实务
- 11-25安徽省电子税务局网站-安徽省电子税务
- 07-09甘肃酒泉报考初级会计时间
- 05-09初级会计改考试信息
- 05-21初级会计考试的网站是什么
- 07-14财商高的人怎么教学会计
- 05-06初级会计师考试报名费
- 07-11网上报名初级会计
- 02-24学会计看的书在哪买
- 07-09商业保险企业所得税处理
- 07-09商贸企业管理费用如何分摊
- 07-09构筑物需要交配套费吗
- 07-09滚动开发项目如何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 07-09企业产生的废次品可否抵扣进项税
- 07-09如果不涉及损益类科目如何调账
- 07-09工资、薪金所得如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
- 07-09学校的房屋免租金出租需要缴纳房产税
- 07-09城镇土地使用时的容积率如何计算
- 07-09员工向企业内设工会缴纳的工会费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