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中级会计必须要考初级嘛

2023-03-20 09:23 会计问答

中级会计必须要考初级嘛,不知道的一定要了解初级会计,初级会计是职称考试,初级会计职称也是助理会计师,是初级职称的延伸,初级会计师是水平考试,中级会计属会计的进阶级别,是初级会计职称的进阶级别,初级会计职称考的是助理会计师,初级会计职称的是初级会计职称的升级版,初级会计职称升级为中级会计师。

初级会计考试的内容都有什么呢?

初级会计考试主要考的科目有《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每个科目的考试目的教材都不一样,但考试的内容都是比较基础的,初级会计考试的每一个章节都有大量的基础内容,这个科目就是初级会计入门的基础,只要认真学习,都能通过考试。

报名费用:

1考试报名费标准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执行,初级会计考试费为每人每科70元。

2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考试)。

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获取助理会计师证)和中级资格考试(获取中级会计师证)。

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可申请初级资格考试。

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

考生必须一次性通过2个科目,才可以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

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

考生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才可取得证书。

报考中级会计资格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报考一门或一门以上,在第二年报考第一年未报考的或虽已报考但未合格的考试科目,这样风险会相对小一些。

另外,目前,我国对已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采用评审制来认证其高级会计师职称。

2从事会计职业都需要考哪些证

国内证书目前国内的会计证考试分为三个级别。

一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二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三是注册会计师考试。

(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计证》,根据国家的规定,在我国所有要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必须持有该证书。

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

报考人员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采取自主报名参加考试的方式。

每人每科考务费80元。

2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考试)。

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获取助理会计师证)和中级资格考试(获取中级会计师证)。

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可申请初级资格考试。

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

考生必须一次性通过,才可以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

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

考生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才可取得证书。

报考中级会计资格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报考一门或一门以上,在第二年报考第一年未报考的或虽已报考但未合格的考试科目,这样风险会相对小一些。

另外,目前,我国对已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采用评审制来认证其高级会计师职称。

  1. 注册会计师考试(CPA)。

凡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已取得会计或者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都有资格报考。

随着近年来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注册会计师执业要求和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财政部决定对注册会计师制度进行改革,并从2009年起实行新的考试制度,原考试制度2009年实行最后一年。

这次改革重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注册会计师考试由一个阶段调整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业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阶段。

二是调整和补充考试内容,充实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内容。

三是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特别是培养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培养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领导能力。

2会计考研率低的原因分析

1不能指望一个企业里的管理者,想改变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方式,就要参加一些改变管理和决策的培训班,这样才能得到提升,成为管理好企业的人才。

2避免企业内的官僚影响,以及低成本,创造优于社会的氛围。

3要健全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并推动企业的发展。

4企业应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委派领导班子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事项进行处理。

二、管理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理论研究不够。

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科学,我国会计界对它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仍停留在简单方法的介绍方面,忽视理论系统研究,缺乏对实用性、功能性和可操作性的追求;

  1. 实际应用效果不太明显。

由于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实际运用起来也是有选择性的。

比如有些企业只知道简单粗略运用量本利分析或是进行责任中心核算活动等;

  1. 管理水平低。

一切由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设定,在企业内部没有较大数额的可持续发展;

  1. 理论脱离实际,实行“权责发生制”,过分的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可能会产生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法规的行为;

  2. 管理水平低。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