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会计问答 >
内容导航:
- 1、年金系数表现值表
- 2、复利终值系数表完整版是什么?
- 3、复利现值系数是什么?是利息吗?
年金系数表现值表
年金系数表现值即年金现值系数。表格如下:年金是每隔相等时间间隔收到或支付相同金额的款项,如每年年末收到养老金10000元,即为年金。年金现值是指按照一定的市场利率把发生期收到的各期年金利息折成现值之汇总。
年金现值通常为每年投资收益的现值总和,它是一定时间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即:P=10000*(P/A,5%,5),查表可知,(P/A,i,n)=3295,所以P=10000*3295=43295(元)。
电脑上打开EXCEL表格 将首行和首列分别输入利率和期数 因为年金现值系数的公式是(1-(1+i)^-n)/i,因此在B2单元格输入公式=(1-(1+B$1)^-$A2)/B$1,回车。下拉右拉填充即可。搞定。
年金现值系数表 年金终值系数公式 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也就是将每一期的金额,按复利换算到最后一期期末的终值,然后加总,就是该年金终值。
复利终值系数表完整版是什么?
1、复利终值系数(即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要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2、复利终值系数表是一种适用于统计复利终值系数的表格。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F=P×(1+i)n=P×(F/P,i,n);其中(1+i)n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i,n)表示。为了便于计算,可查“复利终值系数表”。需要注意的是,P-现值(或初始值);i-计息期利率;F-终值(或本利和);n-计息期数。
3、复利终值系数表是用于计算复利终值的表格,通过它可以快速查找特定时间跨度、特定利率下的复利终值。其公式一般为 FV = PV × ^n,其中FV为终值,PV为现值,r为年利率,n为年数。复利终值系数表能帮助投资者、金融机构等准确预测资金未来的增长情况。
4、F/A,n,i)=[(1+i)n-1]/i 年金现值系数:(P/A,n,i)=[1-(1+i)-n]/i 复利终值系数:(F/P,n,i)=(1+i)n 复利现值系数:(P/F,n,i)=(1+i)-n F:终值。P:现值。A:年金。n:期数(一般是年数)。i:投资报酬率 公式中的n与-n都是指n次方与-n次方。
5、年金终值系数表是一个提供相关计算年金终值系数的表格,年金终值是指最后一次支付时的本利和,是每次支付的复利终值之和。按复利换算到最后一期期末的终值加总就是该年金终值。其公式为S=A[(1+i)^n-1]/i,[(1+i)^n-1]/i为年金终值系数,记做F=A(F/A,i,n)。
6、相对的,复利是在任一个计息期均按照本息和计算利息,而仅不计算初始资金的利息的一种计息方式。银行多用这种计息方式。被称为复利终值系数或1元的复利终值,用符号(F/P,i,n)表示。例如,(F/P,6%,3)表示利率为6%的3期复利终值的系数。为了便于计算,可编制“复利终值系数表”备用。
复利现值系数是什么?是利息吗?
1、复利现值系数。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1+i)^n其中的1/(1+i)^n就是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其中i是利率(折现率),n是年数。根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查到具体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了。
2、复利现值系数计算公式:S=P(1 +i)^n。其中利率为i,计息期为n,现值为P。复利现值系数亦称折现系数或贴现系数,是指按复利法计算利息的条件下,将未来不同时期一个货币单位折算为现时价值的比率。复利现值系数直接显示现值同已知复利终值的比例关系,与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3、复利现值系数亦称折现系数或贴现系数,是指按复利法计算利息的条件下,将未来不同时期一个货币单位折算为现时价值的比率。它直接显示现值同已知复利终值的比例关系,与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 数。复利现值系数公式: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是P=F/(1+i)n。其中:P为现值、F为终值、i为利率、n为期限。
4、复利现值系数亦称折现系数或贴现系数,是指按复利法计算利息的条件下,将未来不同时期一个货币单位折算为现时价值的比率。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1+i)^n其中的1/(1+i)^n就是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其中i是利率(折现率),n是年数。
5、财务中f/p指的是复利现值系数。概念:复利现值系数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要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6、复利现值:未来一个数,求其现在值多少钱,按复利计算(就是产生的利息也计算利息),是复利现值。比如,一个项目在五年后产生10000元现金流量,其相当于现金多少钱:如果利率为10%,当然是10000除以(1+10%)5,即除五次(第五年的折到第四年,除一次,再折到第三年,再除一次……)。
- 上一篇:所得税税负率计算公式,所得税税负率计算公式例子
- 下一篇:没有了
- 07-09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会计分录
- 06-28徐州初级会计报名属地证明
- 07-09房地产接待客人的费用是否进入成本
- 07-05河南初级会计师哪家好
- 04-21初级会计实务45分钟讲义
- 12-280基础学会计用哪个APP
- 07-02晴天学会计
- 02-27小白学会计实操培训上岗
- 06-18初级会计2023年报名,初级会计2023年报名
- 07-12自学会计专业考试难不难
- 07-09商业保险企业所得税处理
- 07-09商贸企业管理费用如何分摊
- 07-09构筑物需要交配套费吗
- 07-09滚动开发项目如何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 07-09企业产生的废次品可否抵扣进项税
- 07-09如果不涉及损益类科目如何调账
- 07-09工资、薪金所得如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
- 07-09学校的房屋免租金出租需要缴纳房产税
- 07-09城镇土地使用时的容积率如何计算
- 07-09员工向企业内设工会缴纳的工会费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