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试题

2023-04-25 10:07 会计问答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试题1、第二章和第三章都是会计的基础知识,分别是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报告。

  1. 第四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章节,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 第五章也是最重要的一章了,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 第六章也是最重要的一章了,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专业知识概况(2)

现金结算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资金结算方式,是企业进行日常经营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算方式,现阶段有关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规定,企业必须要建立借贷记账的结算方式,在遵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前提下,力求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运用借贷记账法登记发生的经济业务。

“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借”和“贷”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同时这两个字表示的含义也是不同的:“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

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

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变化,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

资产类、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

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

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

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2会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三栏式账户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四本书中,非凡股份当期的会计分录为:

(1)第一步,借: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第二步,以“本年利润”账户为基础,核算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第二步,确认“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期末无余额。

  2. 年终,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余额和“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相抵后,列示于“利润分配”账户。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怎样做年度利润分配

一、怎样做当年的利润分配

  1. 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税后利润的10%以上)、公益金(税后利润的5%以上)和任意盈余公积(根据公司规章规定的比例计算)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

如有优先股。

应在‘任意盈余公积’前分配股利

  1. 分配股利(根据董事会决议)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1. 结转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1. 以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转入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