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初级会计哪里可以拿证

2023-04-10 14:51 会计问答

初级会计哪里可以拿证,考生可以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在页面左侧考试地区选择证书领取点,填写证件号(身份证号码、姓名、证书编号等),选择报考级别,填写完成后,保存好对应证书打印。

初级会计证书领取注意事项

  1. 携带资料

考生要携带本人身份证,在证书领取通知中填写“成绩通知单”,并且按要求的时间邮寄到指定地点进行证书领取的现场领取,如果委托他人代领,需要携带委托人身份证,持委托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和双方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1. 符合条件的领取

考生需要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以及考生签字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人员登记表》。

该表由所在单位进行下载打印,合格人员在证书领取过程中,由申领人签字后领取证书,然后再到指定地点进行证书领取。

由于各地区政策不一,领取的材料可能也会有所差异,具体要以当地公告为主。

  1. 初级会计证书什么时候可以领取?

初级会计证书一般在考后两个月左右开始领取,经过资格审核的考生需关注各地财政部门官方通知公告申领证书。

实行考后资格审核地区的考生领取资格证书前需先到指定地点进行初级会计报名资格审核再领取证书。

对不符合报名条件提供虚假信息者,即使考试通过也不予核发资格证书。

  1. 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成绩多久能够打印?

初级会计考试成绩已经公布,考生可以自行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查询考试成绩,打印成绩单。

  1. 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成绩多久可以出来?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分数公布后,考生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分数查询的问题了。

近几年初级会计考试的分数查询时间都是在考试结束后公布的,但是查询成绩的时间却是暂无变化,预计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成绩也将在9月30日左右公布,考生们耐心等待官方通知即可。

查完成绩后,大家可通过“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进入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进行成绩查询。

关于查询成绩的常见问题:

  1. 查询初级会计考试成绩时忘记密码怎么办?

初级会计考试成绩查询入口时,考生只需要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http://kzp.mof.gov.cn/),然后“成绩查询”,选择报考省市、填写证件号、姓名和验证码,登录并查询成绩。

  1. 初级会计考试成绩查询时需要准考证号吗?

答:需要。

  1. 查询初级会计考试成绩时,忘记了准考证号怎么办?

答:在初级会计考试成绩公布后的30日内,参加考试的考生凭身份证号和姓名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查询个人成绩。

  1. 初级会计考试成绩有效期是多久?

答:参加初级会计考试的考生,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1. 初级会计成绩查询后合格证书什么时候办理?

答:考生如果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了全部科目的考试,获得了初级资格证书,那么该证书就可以申请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发证书。

  1. 初级会计证书要多久才能领取?

答:考生在通过考试以后,并不是马上就能够领取证书,根据财政部、人事部发布的通告,2021年初级会计证书的领取时间已经确定为2020年12月1日—12月25日,各个地区并不统一,具体时间请以当地的通告为准。

初级会计考试科目

初级会计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

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想要拿到初级会计证书,必须要先通过考试,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并不难。

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科分别是八个章节,考试难度最小。

针对章节的分值分布情况,两门课一次性通过,比较简单。

就初级会计实务第一部分来说,一共有8个章节。

第一部分:会计概述

第二部分:资产

第三部分:负债

第四部分:所有者权益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六章:财务报表

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

第八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九章:所得税

第二部分:财务报告

第二部分:职工薪酬

第十章:政府会计基础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八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第九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十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相关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相关法律制度

第十五章增值税法律制度

第十六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十六章相关法律制度

一句话总结

一、关于发票的时效

2020年,《发票管理办法》施行时间为:

  1. 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应税服务中止以及发票抵扣联、发票联均无法认证等情形但不符合发票作废条件,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