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初级会计发送单位认证

2023-04-03 14:00 会计问答

初级会计发送单位认证证书,一般是在成绩公布后的3-4个月内,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将完成评卷质量抽查验收工作,并将审核结果通知各考试管理机构。

初级会计证书,是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是由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从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中择优聘任。

初级会计考试是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

考试科目共有两门,分别为《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

两门科目实行百分制,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可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1. 中级会计证,也就是中级会计证。

取得中级会计证,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免试相应的会计初级职称:

(一)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 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 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二)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 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 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 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 取得博士学位。

(三)对通过全国统一的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初级资格的人员,并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四)报名条件中所规定的从事会计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的合计年限,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

2考中级会计需要什么条件

(一)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 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 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4. 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 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 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以上。

  4. 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 取得博士学位。

三、对通过全国统一的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初级资格的人员,并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四、报名条件中所规定有关学历(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学位)。

有关会计工作年限的要求(会计工作年限是从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时间开始计算),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即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后参加非全日制学习者连续计算,参加全日制学习者扣除学习时间),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

五、报考人员应根据相应级别报名条件规定,提交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历或学位证书、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

香港、澳门居民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台湾居民应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六、考试科目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

七、考试大纲

使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2021年度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大纲。

七、考试时间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于2021年9月4日至6日举行,共3个批次,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如下: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及科目

9月4日至6日

8:30-11:15

中级会计实务

13:30-15:45

财务管理

18:00-20:00

经济法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65分钟,《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135分钟,《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八、考试形式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全部实行无纸化考试,考生需要在计算机的考试系统中完成所有考试操作。

3高级会计考试怎么备考

  1. 研读教材

研读教材是对教材的诠释和概念的过程,是将知识点进一步捋顺一道错题的过程。

研读教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有的考生在看书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知半解,有的考生根本没时间做题,所以必须要先做题。

对于考试,考生应该建立知识的框架体系,对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研读,全面的研读,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