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初级会计借贷含义讲解

2023-03-28 13:20 会计问答

初级会计借贷含义讲解: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

  1. 资产

资产随处可见,比如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仓库里的货物等。

资产的概念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但是在财务会计中对资产的定义与日常用语却存在很大的不同。

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 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不同的资产,由于其具有不同的价值特征,其价值构成比例也不同。

不同的人,由于其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价值的变化,最终导致其利益的变化。

资产按其流动性(资产的周转、变现能力)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不同的人,由于其流动性、变现能力不同,需要在多个环节上灵活运用。

  1. 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在会计核算中,负债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1.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企业的净资产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按照规定,所有者权益应当按照实收资本(或者股东)、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分项列示。

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1. 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借记本科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本科目(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

  1. 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借记“盈余公积——盈余公积补亏、”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借记“盈余公积——盈余公积补亏、”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还应同时结转利润分配表,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还应同时结转利润分配表及相关的成本、费用项目,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应付利润——应付利润”科目。

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1)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

在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第四步,以净利润为基础,减去少数股东权益,计算出净利润。

目的是为了求得产品的总量、单位成本、净利润、产品销售成本、利润总额以及税金及附加等,为编制所作的比较、分析,已经刻板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第五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六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得出本年利润。

第七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八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九步,以净利润为基础,加上其他综合收益,计算得出本期净利润。

  1.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负数)+投资收益(损失为负数)。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