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例题,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例题东奥

2024-11-29 09:42 会计问答

内容导航:

  • 1、某台机器原价30万元,预计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率是5%,用年数总和法...
  • 2、年数总和法是怎么计提折旧的?
  • 3、年数总和折旧计算举例有哪些?
  • 4、...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6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

某台机器原价30万元,预计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率是5%,用年数总和法...

1、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某企业购进一台机器,价格为30万元,预计使用5年,残值率为5%,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求第5年计提的折旧额。年数总和=1+2+3+4+5=15,残值=30×5%=5(万元),折旧总和=30-5=25(万元)。

2、固定资产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反映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和企业的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等。它还是进行固定资产核算、计算折旧的依据。指企业、事业单位建造、购置固定资产时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包括建造费、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等。

3、预计使用5年,其逐年可使用年数总和为5(5+1)/2=15年,则第一至五年折旧率分别为1/3,4/15,1/5,2/15,1/15。第四年折旧额=100000(1-5%)*2/15=12667(元)。

4、前几年是不考虑残值的,只是在最后两年是考虑残值按照直线法均摊的;第一年200000*2/5 第二年(20-5)*25%=75万 第三四五六以此类推,用固定资产净值乘以25% ,第七八年用净值减掉残值除以二。

年数总和法是怎么计提折旧的?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折旧基数×逐年递减的折旧率=(原值-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的年限/1+2+?+n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2007年12月,长江公司购入一台设备,当月投入使用。该设备的原值为15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

按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总金额和使用年限进行计算。逐年递减的规律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按照逐年递减的规律累加。年数总和法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年数总和=5+4+3+2+1=15。已使用的年数减数为已使用的年数。

年数总和折旧计算举例有哪些?

1、第1年的折旧额=25×5/15=5(万元)。第2年的折旧额=25×4/15=6(万元)。第3年折旧额=25×3/15=7(万元)。第4年折旧额=25×2/15=8(万元)。第5年折旧额=25×1/15=9(万元)。

2、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折旧基数×逐年递减的折旧率=(原值-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的年限/1+2+?+n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2007年12月,长江公司购入一台设备,当月投入使用。该设备的原值为15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

3、年数总和折旧计算举例如下: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年数总和=1+2+3+4=10。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6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

远东公司2008年10月29日购入一条不需安装的生产线。原价为726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6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2009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144 )万元。

设备属于固定资产,次月开始提折旧,即2009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

因此:2010年的折旧额是年数总和法折旧的第二年10个月及第三年的2个月。第二年折旧=(90-6)*4/15=22。4万元,月折旧额=22。4/12=1。86667万元 第三年折旧=(90-6)*3/15=16。8万元,月折旧额=16。8/12=1。4万元 按年数总和法计算2010年折旧额=10*1。86667+2*1。4=21。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