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会计问答 >
.jpg)
- 1. 2会计核算的概念是什么
- 2. 会计核算的概念
- 3. 会计核算的特点
- 4. (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 5. (二)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 6. (三)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 7.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 8. 3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 9. 会计主体
- 10. 会计主体的四种参考说明
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六要素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其关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内容。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会计核算的概念是什么
一、会计核算的概念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
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
合理地组织会计核算形式是做好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正确、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会计要反映和监督会计内容,需要运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实物尺度(如公斤、吨、件等)、劳动尺度(如工时、工日等)和货币尺度而以货币尺度为主。
实物尺度和劳动尺度能够具体反映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对核算和经济管理都是必要的,但这两种尺度都不能综合反映会计的内容,而综合是会计的一个主要特点。
会计以货币作为综合计量尺度,通过会计的记录就可以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和成果,并计算出最终财务成果。
所以,在会计核算这过程中已经运用了实物尺度和劳动尺度进行记录,还必须以货币尺度综合地加以反映。
(二)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会计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必须是完整、连续和系统的。
所谓完整是指会计核算对属于会计内容的全部经济业务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所谓连续是指对各种经济业务应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地、不间断地进行记录和核算。
所谓系统是指对各种经济业务要进行分类核算和综合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三)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讲求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或填制合法的凭证,以凭证为依据进行核算。
在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都必须严格遵循会计规范,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保证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3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AccountingEntity)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
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会计主体的四种参考说明
一是会计主体是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他人。
二是单独进行核算的经济实体(企业)。
三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
四是指具有独立资金和经营业务,
- 上一篇:初级会计职称会计从业
- 下一篇: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分录
- 06-26小白学会计多久能学会
- 07-09资产收购费用的会计分录
- 06-17女生学会计好嘛怎么回答
- 05-19初级会计考生信息表
- 07-12考初级会计证做什么
- 07-09航信的发票进项税转出怎么申报
- 05-09初级会计报考祁东县
- 12-2935岁还建议学会计吗
- 07-11美国学会计专业研究生
- 07-10程序员要不要学会计知识
- 07-09商业保险企业所得税处理
- 07-09商贸企业管理费用如何分摊
- 07-09构筑物需要交配套费吗
- 07-09滚动开发项目如何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 07-09企业产生的废次品可否抵扣进项税
- 07-09如果不涉及损益类科目如何调账
- 07-09工资、薪金所得如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
- 07-09学校的房屋免租金出租需要缴纳房产税
- 07-09城镇土地使用时的容积率如何计算
- 07-09员工向企业内设工会缴纳的工会费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