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初级会计第几章考的最多

2023-05-18 09:26 会计问答

初级会计第几章考的最多考的是资产,资产会计考查的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以及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的金额。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是企业的权利。

资产按照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1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其他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一个会计年度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工程物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开发支出等。

  1.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等。

  1. 所有者权益是指会计主体投资人对社会主体净资产的所有权。

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

  1.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二、会计利润,最基本的就是费用。

概念:会计利润(AccountingProfits)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

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

会计利润是由企业经营活动所创造的超过客观因素的利润。

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2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和联系

  1. 确认时间的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依据,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而应纳税额是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法定标准。

  1. 影响内容的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1. 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1. 纳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的应税收入额,减去已经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包括:

  1. 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这种情况税法上要确认收益,有收益就要交税,那么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就要纳税调增。

  1. 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

比如福利费在会计中是作为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在发放职工薪酬时不作扣除,直接列入生产成本,形成了费用,但税法上允许扣除的工资为应付工资。

而会计准则中关于计提坏账准备的规定与会计准则一致,只是税法对坏账准备有列举作用,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