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初级会计知识

2023-05-17 09:56 会计问答

初级会计知识点的相关考生,不仅需要熟记课本中的知识点,还要进行做题巩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级会计知识点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就是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二)明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主要是为了让会计实务中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时能进行正常的会计业务处理,而对会计领域里存在的某些尚未确知并无法正面论证和证实的事项所作的符合客观情理的推断和假设。

会计假设是指为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基本假定。

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三)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 以持续经营为基础:

(1)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的,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披露这一事实。

(2)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近年来的主要财务信息,但是,具体到某一具体企业的现金流量,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这一事实。

  1. 企业是否根据公允价值计量更改持续经营假设

企业在将某项资产在预计折现报告日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营业收入”项目中,同时,该表“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应当根据“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资产减值损失”账户期末余额后的差额填列。

如果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中的本年实现利润,则应当根据“本年利润”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如“净利润”账户,以“-1”项目为起点,以“年初数”和“期末数”两栏填列,年末数与年初数的差额也应以“—”表示。

(二)“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减少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少由于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了核算,反映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余额,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则反映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三)“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减少

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企业债的抵销

  1.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少

在实务操作中,对于子公司、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减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外,还有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的对子公司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投资”栏目中单独列示(三),但这种方法核算的结果往往是一部分经子公司董事会批准后改为由母公司投入的,通过“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反映。

笔者认为,合并财务报表应该由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构成,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分录,而不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

《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以下简称《应用指南》)规定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之所以规定合并财务报表,是为了规范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将其定义为: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

从而,两个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各自为政,互不影响。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以权益法调整为基础。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的抵销分录,借记“实收资本”项目,贷记“资本公积”项目;合并抵销分录相反,直接合并法下不确认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只有在合并抵销分录中将“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合并起来,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的相反记录。

这些业务均按照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方法进行编制,均以文字说明为主。

笔者认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视同一个企业———所有者权益,并不做调整。

《讲解》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也就意味着母公司应按照权益法核算,从子公司的其他所有者权益中抵销。

《讲解》则要求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

《讲解》调整了少数股东权益,所以合并报表中应调整的是少数股东权益。

2.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抵销处理的原理和方法。

(1)某企业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即在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子公司的净利润、利润分配、合并报表中不属于母公司正常的投资收益,作为子公司净利润,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不列示。

(2)子公司净资产升值,即子公司净资产升值后,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