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初级会计报名没有考试

2023-05-08 09:45 会计问答

初级会计报名没有考试科目,2022年初级会计报名还没有开始,具体的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考生可以在“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进行查询。

2022年初级会计报名应该在哪里打印准考证,2022年初级会计报名入口于2022年1月5日开通,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工作,报名入口关闭后将不能再打印准考证。

初级会计报名材料

添加初级老师微信免费领取初级课程加辅导员微信kuaijiwang666,进初会交流群添加初级老师微信免费领取初级课程

  1.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 学历证书;

  3. 考生本人具备报名资格的学历(或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 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5. 初级会计考生报名信息表;

  6. 户籍证明;

  7. 居住证;

  8. 工作单位证明(报名表)或居住证;

  9. 学籍证明;

10、其他证明材料。

现场审核时,报考人员应提交学历证书、居民身份证明(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明)等材料。

统计资料报送时,应根据各地公布的报名简章和报名具体要求提供相应的材料。

2初级会计报名条件

(一)报名参加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2.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 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二)报名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

(三)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 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 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 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 具备博士学位。

  6.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四)报名参加高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与会计师职责相关工作满10年。

  2. 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与会计师职责相关工作满5年。

  3. 具备博士学位,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与会计师职责相关工作满2年。

(五)本通知所述学历或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或学位。

(六)本通知所述有关会计工作年限,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31日;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正式从事会计工作,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工作年限为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

(七)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在岗人员按属地化原则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按照就近方便原则在内地报名。

有工作单位的,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为在校学生的,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

所有报名参加考试人员,均在其报名所在地参加考试。

  1. 报考人员应根据报名条件认真执行,对报名条件不做任何限制。

(八)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在岗人员按属地化原则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按照就近原则在内地报名。

有工作单位的,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为在校学生的,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

所有报名参加考试人员,均在其报名所在地参加考试。

3报名渠道

符合报名条件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按照就近原则在内地报名。

有工作单位的,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为在校学生的,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

所有报名参加考试人员,均在其报名所在地参加考试。

审核报考人员报名条件时,报考人员应提交学历或学位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明(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明)等材料。

3初级会计考试怎么备考

趁热打铁

在考证的时间安排上,我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一定要趁热打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了之后就立刻去考初级职称,这样才可以保持学习状态,让学习效果更好。

制定计划

首先,你得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进行复习。

规划出每天应该完成的看书和做题时间,一般控制在每天不能少于2小时。

《初级会计实务》复习内容多且杂,不少内容需要反复阅读才能读懂,而《经济法基础》的内容则相对不需要太多理解,只需要有适合的方法进行强化记忆。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