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初级会计实务中借贷的区别

2023-04-21 16:21 会计问答

初级会计实务中借贷的区别: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会计分录。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资产、费用和成本类账户的增加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记在贷方,减少记在借方。

会计要素分为六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是体现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是体现收入的会计要素,即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在资产负债表中,前三项是体现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后三项是体现收入和费用的会计要素。

2会计中的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

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

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

“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

“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

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

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2会计账户的定义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来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工具。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区别:

  1. 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2. 会计科目仅代表一个具体的名称,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是什么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之间的关系是: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如果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内容是共用的,就必然有共用的会计科目。

账户可以提供给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如果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与用途没有关系,就无法提供其他的会计信息,只能提供单一的或单一的会计科目。

例如:

(1)会计科目包括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

(2)会计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和工程施工成本等。

  1. 会计科目设置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按会计要素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是其基本分类之一。

会计科目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人类集合、成本类、损益类。

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反映会计要素的性质和反映会计要素的特定性质。

按照等式特征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人类集合、反映会计恒等式的资产负债表。

  1.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1. 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1. 登记会计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

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