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会计问答 >
.jpg)
初级会计大题分录:
- 在“会计分录序时簿”上,分别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记录该经济业务发生情况,并在会计凭证中附有原始凭证;
(2)携带该经济业务发生的相关资料,填写原始凭证分配的合计数;
(3)填制记账凭证,即在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的基础上,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登记账簿;
(4)将相关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整理,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明细账;
(5)将记账凭证中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并结出发生额和余额,然后将原始凭证转给主管会计;
(6)根据原始凭证中的经济业务,签章后将记账凭证的内容写入账簿中;
(7)编制记账凭证,并检查其是否正确。
2会计日常工作中的对账技巧
- 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忌讳
记账时,一般是用红字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的错误”。
更正时,用红字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并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更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错记”。
- 补充登记法
记账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金额有错误,致使账簿记录错误。
更正的方法: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多记金额”。
- 补充登记法
记账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中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而会计科目并无错误。
更正的方法: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即少记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在摘要栏内写明“补记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少记金额”。
3会计填制记账凭证技巧
- 必须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记账凭证必须附有经审核确认为真实、完整和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除结账和更正错账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 正确填制会计科目、子目和编制会计分录
填写会计科目时,应当填写会计科目的全称,不得简写。
为了便于登记日记账和明细账,还应填写子目甚至细目。
记账凭证中所编制的会计分录一般应是一借一贷或多借一贷,避免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会计分录,例如,收回联营投资,只有多借多贷才能说明来龙去脉时,应按多借多贷填写一张记账凭证,而不能拆分,即在一张记账凭证中只写明两个金额,而不能拆分开为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多贷。
- 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借、贷方科目,会计分录的性质是什么?
答:会计分录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
首先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及其金额应属于会计的收入二级科目。
其次借、贷方科目主要是会计科目的增加,或者减少,或相反,会计科目的减少;(负债类科目),要根据科目的性质,即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的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
(2)“借”表示增加,而“贷”表示减少。
会计分录的金额要等大于借方的金额。
(3)“借”表示增加,而“贷”表示减少。
会计分录的金额要等大于借方的金额。
(4)“借”表示减少,而“贷”表示增加。
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5)“借”表示增加,而“贷”表示减少。
(6)“借”表示增加,而“贷”表示增加。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
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
- 上一篇:初级会计大题分值
- 下一篇:初级会计大题分录怎么写
- 11-25安徽省电子税务局网站-安徽省电子税务
- 07-14财商高的人怎么教学会计
- 07-09甘肃酒泉报考初级会计时间
- 05-21初级会计考试的网站是什么
- 05-09初级会计改考试信息
- 03-24全国初级会计考试最高分
- 07-10怎样备考初级会计实务
- 02-24学会计看的书在哪买
- 07-11网上报名初级会计
- 05-06初级会计师考试报名费
- 07-09商业保险企业所得税处理
- 07-09商贸企业管理费用如何分摊
- 07-09构筑物需要交配套费吗
- 07-09滚动开发项目如何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 07-09企业产生的废次品可否抵扣进项税
- 07-09如果不涉及损益类科目如何调账
- 07-09工资、薪金所得如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
- 07-09学校的房屋免租金出租需要缴纳房产税
- 07-09城镇土地使用时的容积率如何计算
- 07-09员工向企业内设工会缴纳的工会费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