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初级会计公式及例题

2023-03-30 08:54 会计问答

初级会计公式及例题

一、关于“折旧”的介绍

从定义上来说,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二、关于计算公式

  1.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三、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的方法

  1.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1.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四、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特点:不是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折旧额都是相等的。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1.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1.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1.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特点:

  1. 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

  2.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累计折旧

  3. 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1.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式中: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D、年数总和法

  1. 数据来源:来源于会计核算【201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案例解析】“《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等12项具体会计准则中,会计核算方法对应的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都是基于会计核算的需要,与管理会计不同,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是针对固定资产的,也就是说,会计核算是基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客观存在,无论金额大小,每年都是相等的。

因此,有必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知识点进行彻底融会贯通,避免常见的会计核算内容发生。

  1. 掌握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

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归类,是进行分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方法。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

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在设计会计制度时事先规定这些项目,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