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二本学会计还是考研好考

2023-03-22 14:31 会计问答

二本学会计还是考研好考1、,要想顺利的考下注册会计师证书,建议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

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财会界的黄金证书,其考试难度与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和题目量联系都非常大,但是如果考生基础很好,同时备考注册会计师还是挺轻松的,这个组合的优势是每年都能够获得双证的。

  1. 非财会专业,想往财会方向发展,考注会肯定是有用的。

注会证书作为财会界含金量最高的证书之一,报考门槛非常低,不限制专业,适合财会人员自我学习、提升。

并且财会领域的含金量很高,30岁-40岁之间,注会证书是最佳的。

  1. 就业面广,事务所或是更加分出类别的地方,在一些大型公司和企业内认可度很高。

  2. 注会考试的难度大,学到的东西多,范围广,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证书,同时备考注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就业面广,事务所或是更广阔。

注会专业阶段考试的难度相比于综合阶段考试而言,会更加深入,对考生的知识结构要求更高。

以上就是注会考试的10大重点科目啦,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科目,10年的时间,15年的时间,精确到小时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方法。

  1. 报名条件低,大专学历可以报考注会的吗?

答:报名注会考试的条件,需要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1. 2022年注册会计师报考条件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1.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1. 因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

  2. 以前年度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停考处理期限未满者。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备考顺序

会计:会计是注会的基础,其他科目是基础。

  1. 会计的学习主要是记录、审计和核算的内容,先学习会计知识,如果学习过会计,可能会明白,会计和审计是两项基本关联的知识,如果没有会计基础,就很难理解。

审计:很多考生认为审计难度比较大,最难的就是死记硬背。

其实,审计教材上的语言也是我们学习审计的利器,我们要确保理解内容同时需要记忆,能够准确的判断题目以及选项的意思,要具备专业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要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语言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

综上,学习审计的前提条件,除了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外,还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灵活运用能力、比较分析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因为只有具备综合分析能力的会计师才有可能独立建立起企业的财务控制、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把企业的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管理会计是指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人员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

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

1成本性态分析法:将成本表述为产量的函数,分析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然后按照成本对产量的依存性,把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

它联系成本与产量增减关系的动态进行差量分析,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中一项基础性的内容。

2本量利分析法:将成本、产量、利润这几个方面变动所形成的差量相互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其核心部分是确定“盈亏临界点”,从动态上掌握有关因素变动对企业盈亏消长的规律性的联系。

这对帮助企业在经营决策中根据主、客观条件有预见地采用相应措施实现扭亏增应的目标,都有重要意义。

3边际分析法:增量分析是一种形式,它涉及的增量是指自变量的微量变化。

这个微变化所形成函数的精确变化率,就是边际的概念,在数学上用导数表现。

边际分析可用来确定生产经营最优化目标,企业生产经营的最优化目标——如成本最低、利润最多等,都可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其最优的边际点(如能使企业成本达到最低的产量、实现利润最多的销售量是多少,等等)。

它能使企业管理部门具体掌握生产经营中有关变量联系和变化的基本规律性,从而有预见地采取有效措施,最经济有效地运用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各有关因素的最优组合,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