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会计问答 >
.jpg)
为什么大家要学会计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古义是集会议事。
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
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条件,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说明,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会计基本假设中界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的空间范围的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期限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倒闭进行结算。
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缩称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会计主体变更的内容、范围和原因
- 会计主体变更的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首先,累计影响数;第二,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调账),对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外商投资企业还包括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进行调账;第三,调整相关的会计报表,在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要对受影响的各该期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第四,在表外进行披露,即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进行说明。
其中,累计影响数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从三种不同角度给出了三种定义:
(1)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项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
(2)指它先征后返(退付),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报表中以及以往年度会计报表中所计算出的相应数据继续与原数据保持一致。
- 未来适用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即,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 上一篇:为什么大专要学会计
- 下一篇:为什么大家都不建议学会计
- 07-14财商高的人怎么教学会计
- 07-10怎样备考初级会计实务
- 11-25安徽省电子税务局网站-安徽省电子税务
- 05-21初级会计考试的网站是什么
- 03-24全国初级会计考试最高分
- 02-24学会计看的书在哪买
- 05-09初级会计改考试信息
- 05-06初级会计师考试报名费
- 07-09甘肃酒泉报考初级会计时间
- 07-11网上报名初级会计
- 07-09商业保险企业所得税处理
- 07-09商贸企业管理费用如何分摊
- 07-09构筑物需要交配套费吗
- 07-09滚动开发项目如何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 07-09企业产生的废次品可否抵扣进项税
- 07-09如果不涉及损益类科目如何调账
- 07-09工资、薪金所得如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
- 07-09学校的房屋免租金出租需要缴纳房产税
- 07-09城镇土地使用时的容积率如何计算
- 07-09员工向企业内设工会缴纳的工会费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