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会计问答 >
.jpg)
- 1. 学会计的方法一
- 2. 会计从业考试注意事项
- 3. 考场须知:
- 4. 初级会计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及流程如下:
- 5. 入口官网:
- 6. 进入网站首页,成绩查询入口:
- 7. 成绩查询说明
- 8. 初级会计职称各科目特点分析:
- 9. 各批次试卷有区别吗?
- 10. 制定学习计划
中级证书怎么学会计?以下是学会计的方法等等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学会计的方法一
1首先,基础阶段,我们就要动手拼命地刷题,根本不知道该看什么,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准备工作的同时,还要刷很多题,但是,不是所有的题都要做,都要做,只有通过大量刷题,才能把知识点巩固,不在机考的情况下,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样不仅仅浪费了宝贵的考试时间,还浪费了你宝贵的考试时间。
2第二,认真的复习,这是备考的前提。
对于会计基础的考生来说,会计实务要重点的去学习,因为会计实务中涉及到的经济业务比较多,很多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备考过程中考生对很多单个知识点很熟悉,但是综合运用时就会出问题,因此考生需要具备整体性思维,需要养成思考概括的习惯,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会计从业考试注意事项
了解新规:从业考试开始前30分钟,应当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进入考场,完成电子签到及身份校验后对号入座。
考场须知:
(1)考生进入考场后必须按照监考老师要求就座。
(2)不得随意离开考场,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暂时离开考场的,必须经监考老师同意并由指定的工作人员陪同,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出入考场。
(3)考生可在考试结束前提交的手机号码以外的电子文件、证明材料,否则视为不被允许进入考场。
(4)考生必须携带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考试。
过期未用,考试前一天准备继续进行。
- 初级会计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及流程
初级会计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及流程如下:
入口官网:
http://kjzj.czj.beijing.gov.cn/kjcyrygl_
(查询流程)
进入网站首页,成绩查询入口:
-
进入“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http://kzp.mof.gov.cn/index.jsp);
-
“成绩查询”,进入跳转到页面;
-
选择报考省市,填写证件号(身份证号码),登录即可查询。
二、成绩查询说明
- 合格标准:
2018年初级会计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已公布,根据财政部发布的通告,2021年初级会计考试各科目合格标准均为60分(各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00分)。
- 成绩有效期
初级会计考试成绩有效期是1年,成绩实行2年滚动有效制,考生在连续的两个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可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试题全部为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以及不定项选择题,每种题型都至少有1-4个正确答案,评分标准均为“每小题得分,不答均不得分”。
初级会计职称各科目特点分析:
《初级会计实务》主要是考查文字记忆性内容和计算性内容,相对经济法来说难度偏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是学习《经济法基础》的奠基人。
《经济法基础》相对而言没有实务难,考点基础性强,多是需要考生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考生需要关注每年教材变化内容,这部分往往是考试重难点。
二、各批次试卷有区别吗?
初级会计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题量、分值变化非常大,2021年《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比2020年都更长,初级会计实务的题量、分值变化也非常大。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考试,教材课后题都是难点内容,想要吃透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教材,掌握更多经济法基础知识,顺利通过考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制定学习计划
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初级会计考试总体上来说难度并不高,因为所涉及到的考点比较基础,基本都是以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为主,所以大家在备考时一定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只有理解了,
- 上一篇:中级增值税怎么学会计
- 下一篇:中级财务会计如何学会
- 11-25安徽省电子税务局网站-安徽省电子税务
- 05-06初级会计师考试报名费
- 07-10怎样备考初级会计实务
- 02-24学会计看的书在哪买
- 03-24全国初级会计考试最高分
- 07-09甘肃酒泉报考初级会计时间
- 07-14财商高的人怎么教学会计
- 07-11网上报名初级会计
- 05-09初级会计改考试信息
- 05-21初级会计考试的网站是什么
- 07-09商业保险企业所得税处理
- 07-09商贸企业管理费用如何分摊
- 07-09构筑物需要交配套费吗
- 07-09滚动开发项目如何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 07-09企业产生的废次品可否抵扣进项税
- 07-09如果不涉及损益类科目如何调账
- 07-09工资、薪金所得如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
- 07-09学校的房屋免租金出租需要缴纳房产税
- 07-09城镇土地使用时的容积率如何计算
- 07-09员工向企业内设工会缴纳的工会费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