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会计问答 >
内容导航:
- 1、新准则取消使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现会计账务如何处理?
- 2、预提费用和摊销费用由什么区别,该如何使用?
- 3、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是什么科目呢?怎么区别
- 4、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分别计入什么科目?
- 5、新会计准则下,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应该放在会计报表的哪个科目?
- 6、新会计准则下,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应该放在会计报表的哪个科目
新准则取消使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现会计账务如何处理?
1、新准则不再对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进行预提,而是直接在实际发生时根据支出能否资本化分别进行处理。不能资本化的修理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可以资本化的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对于当期应负担的租金和保险费,也应直接计入相关费用科目。
2、新会计准则调整了费用的处理方式,但对具有预付性质的费用支出并未完全取消处理。企业根据新准则的资产定义,仍可将此类费用列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无需调整首次执行日的待摊费用余额。但待摊费用余额不适用新定义的部分,则应计入预付款项进行核算,只能计入首次执行日的当期损益。
3、首次执行日的“待摊费用”余额可计入首次执行日当期损益或转入预付帐款科目处理;首次执行日的“预提费用”余额,如果符合负债或预计负债的定义,则转入相应应付款项或预计负债科目,如果不符合负债或预计负债的定义,则只能冲回或按照前期差错更正原则处理。除预提费用以外,企业日常处理时还要计提一部分费用。
4、在新的会计准则下,由于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两个科目已经被取消。根据新准则的规定,这类因权责发生制导致的归属期与实际支付期不同的费用,不再使用这两个科目进行核算。现在,对于先支付后分摊的费用,企业在支付时应当将其记入预付账款或其它应收款科目。
5、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之后,摊销方式有所变化,不再直接记入待摊费用,而是分摊记入“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等科目。首次执行日的“预提费用”余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如果这些余额符合负债的定义,应将其转入相应的应付款项科目,以保持账目准确性和合规性。
6、预提费用调到应付账款,待摊费用调到预付账款。
预提费用和摊销费用由什么区别,该如何使用?
1、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区别在于支付时间的不同。预提费用指的是企业在未实际支付之前,根据规定需要预先提取的各项费用,比如年终奖等。待摊费用则是指企业在支付时已经发生了,但需要在未来期间逐渐摊销的各项费用,例如物业费和房租。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预提费用和摊销费用这两个科目已被取消。
2、预提费用和摊销费用的区别是:预提费用是指拿到正式后再支付款项,如:发年终奖等;待摊费用是指先支付款项,如:物业费、房租等。
3、预提费用,你是还没花出去的钱,不过将来很可能花,所以先提出来。待摊费用,是已经花出去的钱,因为数额比较大,或者规定,所以先归集到待摊费用,以后各期按一定比例计入费用。
4、预提的意思是该项费用需要由本期间承担,但这部分钱还没有实际支付,按照权责发生制,需要预提出来;摊销则正相反,这部分钱已经支出了,但需要以后期间承担这项费用。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是什么科目呢?怎么区别
首先,账户性质不同。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于记录企业已经支付但需在未来期间逐渐摊销的费用。预提费用则是负债类账户,用于记录企业已经确认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其次,这两种费用的发生和记录受益期的时间不一致。待摊费用是指在支付或发生时,其受益期是在以后的期间,因此需要在受益期内平均分摊。
待摊费用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而预提费用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处理方法不同 按照营销战略待摊费用应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科目,意味着在支付时并未立即确认为费用,而是作为资产在会计期间内逐步摊销。例如,如果年初一次性支付了一年的报纸订阅费用,这笔费用将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逐步摊销,每月计入相应的期间费用。预提费用则属于负债类科目,表示的是尚未实际支付但已经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费用。
待摊费用是资产类帐户,预提费用是负债类帐户。待摊费用是先发生,后摊销;预提费用是先预提,后发生。预提费用跟待摊费用的联系:二个同属于跨期摊提帐户,发生时都记该帐户的借方,摊销(预提)时都记该帐户的贷方。
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分别计入什么科目?
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科目,意味着在支付时并未立即确认为费用,而是作为资产在会计期间内逐步摊销。例如,如果年初一次性支付了一年的报纸订阅费用,这笔费用将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逐步摊销,每月计入相应的期间费用。预提费用则属于负债类科目,表示的是尚未实际支付但已经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费用。
在新会计准则下,待摊费用不再作为独立科目存在,而是被归入预付账款,具体操作为支付时做账:借记预付账款,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而摊销时则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预付账款。预提费用作为负债类科目,其预提的目的是为了在费用发生前进行费用化处理,尽管这些费用最终仍需支付。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属于不同的会计科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账户性质不同。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于记录企业已经支付但需在未来期间逐渐摊销的费用。预提费用则是负债类账户,用于记录企业已经确认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其次,这两种费用的发生和记录受益期的时间不一致。
新会计准则下,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应该放在会计报表的哪个科目?
在新会计准则下,待摊费用不再作为独立科目存在,而是被归入预付账款,具体操作为支付时做账:借记预付账款,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而摊销时则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预付账款。预提费用作为负债类科目,其预提的目的是为了在费用发生前进行费用化处理,尽管这些费用最终仍需支付。
待摊费用 原是 资产类科目,不属于主营业务的款项支付,可以挂其他应收款,再设一个二级科目:待摊费用。同样预提费用 原是 负债类科目,也不属于主营业务的应付款项,可以挂在 其他应付款,再设一个二级科目:预提费用。这两个科目设置以后,再参考原会计制的核算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新会计准则中取消了 待摊费用 和 预提费用 这两个科目,但是允许将待摊费用放在预付账款里,支付时:借:预付账款 贷:现金(银行存款)摊销时:借:管理费用 贷:预付账款 2。
新会计准则下,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应该放在会计报表的哪个科目
在新会计准则下,待摊费用不再作为独立科目存在,而是被归入预付账款,具体操作为支付时做账:借记预付账款,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而摊销时则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预付账款。预提费用作为负债类科目,其预提的目的是为了在费用发生前进行费用化处理,尽管这些费用最终仍需支付。
待摊费用,原归类为资产类科目,非主营业务的款项支付,应置于其他应收款下,并设立二级科目,即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作为负债类科目,同样不属主营业务应付款项,可划入其他应付款,并设立二级科目,为预提费用。设置此二级科目后,应继续遵循原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新会计准则下,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两个科目被取消,但报表该如何列示仍未明确规定。我认为,待摊费用原属于资产类科目,不属于主营业务的款项支付,可以挂在其他应收款下,再设二级科目:待摊费用。
在我看来,待摊费用原本属于资产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非主营业务的款项支付,可以将其挂到其他应收款科目下,再设置一个二级科目,即待摊费用。这样做既可以保持原有核算方法的连贯性,又能准确反映财务状况。同样,预提费用应作为负债类科目,用于记录非主营业务的应付款项。
- 上一篇:山东会计信息网报名入口-山东会计信息网报名入口2024
- 下一篇:没有了
- 01-08企业所得税税率5%-企业所得税税率5%怎么
- 05-07初级会计报名什么培训班
- 12-27个人如何提取公积金-个人如何提取公积
- 12-31企业所得税税率三个档次-企业所得税税
- 05-28初级会计转关系
- 01-02解放生产力,山东省地方税务局推出智
- 05-09初级会计报考时间怎么填
- 02-08金融债券-金融债券有风险吗
- 10-18查询系统官方网站手机查询,查询平台
- 02-08济南税务代理:优质服务助力企业纳税
- 07-09商业保险企业所得税处理
- 07-09商贸企业管理费用如何分摊
- 07-09构筑物需要交配套费吗
- 07-09滚动开发项目如何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 07-09企业产生的废次品可否抵扣进项税
- 07-09如果不涉及损益类科目如何调账
- 07-09工资、薪金所得如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
- 07-09学校的房屋免租金出租需要缴纳房产税
- 07-09城镇土地使用时的容积率如何计算
- 07-09员工向企业内设工会缴纳的工会费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