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会计学习网-免费财务会计学习的网站

主页 > 会计问答 >

文科生能不能学会计

2023-07-01 10:02 会计问答

文科生能不能学会计?这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定。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可以学会计吗?答案是:可以。

要求是因为会计工作的稳定性很强,如果不想在财务工作中表现好,思想上不成熟,想要提升自己,或想要转行做其他的职业,那么就先来看一下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吧。

  1. 基本流程:会计核算——凭证——记账——对账——其他系统结账——总账系统结账。

  2. 金融资产转移:金融资产的分类、被转移金融资产的分类、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分类、被转移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退出等几个会计年度的会计处理

  3. 库存商品的核算:库存商品的核算

  4. 固定资产折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的建造固定资产价值。

  5. 无形资产摊销:是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

  6.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是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按长期待摊费用的方法进行分摊,分摊的是为了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包括已足够摊销、未摊销完的长期待摊费用。

  7. 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1. 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1.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10、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1、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2、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3、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付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利润(期末数-期初数)+所得税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1.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1.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1. 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