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会计问答 >
.jpg)
- 1. 学会计的基本电脑知识1、会计的基本原理
- 2. 会计职业道德
- 3. 会计工作纪律
- 4. 会计工作领导小组
- 5. 给副总总汇报工作
- 6. 负责公司财务管理
- 7. 负责总经理公司对外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质量管理工作
- 8.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9. 会计的工作内容
- 10. 2会计核算的方法
- 11. 设置账户
- 12. 复式账户
- 13. 填制凭证
- 14. 登记会计账簿
- 15. 成本计算
- 16. 财产清查
- 17. 编制会计报表
- 18.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学会计的基本电脑知识1、会计的基本原理
-
现代会计的基本技能-会计软件
-
会计的职能
-
会计的核算方法
-
会计的目标
-
会计基本假设
-
会计的基本职能
-
会计工作管理
-
会计档案管理
10、会计职业道德
11、会计工作纪律
12、会计工作领导小组
给副总总汇报工作
12、负责公司财务管理
13、负责总经理公司对外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质量管理工作
1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会计的工作内容
-
日常工作
-
按要求处理凭证,如实反映和监督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合情、合理、合法。
-
日常工作
-
按要求处理凭证,如实反映和监督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合情、合理、合法。
-
日常工作
-
根据出纳的原始凭证登记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账证相符。
-
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不同的分录,及时将各科目汇总表及T型账户表装订进去,这样便于查找原因,也便于检查工作的时效性。
-
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不同科目汇总表。
(1)检查总账、明细账、日记账是否相符。
(2)检查外币账户与原币账户之间的外币业务事项是否一致。
(3)结合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账户的发生额进行分析,
(4)计算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的变动,分析结账的增减变动。
(5)结合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有关项目进行,判断其增减变动的方向,并计算利息支出、所得税费用。
(6)计算所有者权益(资本)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判断其增减变动的影响。
2会计核算的方法
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反映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它可以对会计对象的复杂多样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和记录,以便取得各种核算指标,并随时加以分析、检查和监督。
复式账户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会引起资金的增减变动或财务收支的变动,例如以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一方面引起原材料的增加,另一方面引起银行存款的减少;以现金支付费用,一方面引起费用的增加,另一方面引起现金的减少。
采用复式记账,就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化和财务收支变化情况,并掌握它的来龙去脉。
填制凭证
填制会计凭证是为了保证会计记录完整、真实、正确和可靠,审查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而采用的一种专门方法。
会计凭证经过一定的加工整理之后,就可以成为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也就是说会计记录的基础,只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为了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合法性和正确性,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登记会计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财务会计核算资料。
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
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
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
同时,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总括地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
会计报表主要以账簿中的记录为依据,经过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而产生一套完整的核算指标,用来考核、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期财务和预算的重要依据。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会计基本假设中界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的空间的空间范围。
- 上一篇:学会计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 下一篇:学会计的基本电脑知识点
- 07-09航信的发票进项税转出怎么申报
- 05-19初级会计考生信息表
- 05-09初级会计报考祁东县
- 07-11美国学会计专业研究生
- 07-10程序员要不要学会计知识
- 12-2935岁还建议学会计吗
- 06-26小白学会计多久能学会
- 06-17女生学会计好嘛怎么回答
- 07-09资产收购费用的会计分录
- 07-12考初级会计证做什么
- 07-09商业保险企业所得税处理
- 07-09商贸企业管理费用如何分摊
- 07-09构筑物需要交配套费吗
- 07-09滚动开发项目如何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 07-09企业产生的废次品可否抵扣进项税
- 07-09如果不涉及损益类科目如何调账
- 07-09工资、薪金所得如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
- 07-09学校的房屋免租金出租需要缴纳房产税
- 07-09城镇土地使用时的容积率如何计算
- 07-09员工向企业内设工会缴纳的工会费可否